优秀期刊论文
更多+-
食品挥发性风味分析技术概论
作者:宋焕禄
全文查看
-
“开发团队式”项目驱动教学法在“绿色食品概论”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左婷婷1,2,祝琳琳1,王梦蝶1,程会军1*
-
OBE-CDIO 理念下食品类专业的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作者:高娟娟,田玉美,杨秉杰*
-
“发酵工程”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教育内容体系构设
作者:赵丽娜,古绍彬*,吴 影,张 杰,王大红,铁珊珊
-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人工智能赋能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教学质量提升
作者:何芝兰*,陈少先,汤志梅,李 颖,徐 波
-
基于“岗课赛证”融通的课程改革与实践 ——以高职“食品理化检测技术”课程为例
作者:钟云红,张崇军,张凤英,付永山,沈秋霞
-
“食品环境学”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
作者:于艳丽*,杨 烨,李 婧
-
迭代法和四分位距法对PTP项目中能力评定定量分析的影响
作者:高兴海1,2
-
鸡精中菌落总数测量的不确定度评估
作者:肖 贤,唐 林,陈 玲,雷 慧
-
常见预制肉制品肉源掺假可视化LAMP方法的建立
作者:李敏婕1,史贇学1,孙家欣1,吴雪莉1,杨春梅2*,周晓群3*
-
我国食品安全信息化追溯体系现状分析和发展建议
作者:韩 雪1,许 旭2,崔冰冰2,吕 静2,何向丽2,马 超1,刘 威1,姚会权1*,李 可2*
-
石斛有效成分毛兰素抗肿瘤效应及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姚 萌1,魏玉颖1,邓晓东2,黄德莲3,马雨臻1,许春叶1,陈丽如1,李 伟1,杜彦锋1,王星月1,唐崇邵1,张薇薇1*
-
发酵酸笋菌群结构和风味成分及其相关性研究进展
作者:郑渝川1,王凘璐2,陈方方1,吴 斌1,杨 凌1*
-
枇杷叶提取物对柑橘指状青霉抑菌作用研究
作者:张 琳
-
响应面法优化山药胡萝卜发糕的配方研究
作者:冯恬恬,荣令爽,李素云*,郑雪香
-
陈皮酵素对慢性功能性便秘的有效性及机制研究
作者:黄嘉莹1,2,3,王成澄2,3,陈欣燕2,3,郑玉莹4,林嬿钊2,3,杨志敏2,3*
-
超声联合微酸性电解水处理鲜切胡萝卜片的优化及品质研究
作者:于旺堂1*,许明月2,唐培鑫2
-
益生菌老姜酵素发酵工艺优化及改善微循环功能验证
作者:李丽娜1,王小海2,余 萍1*,陈雪娇1,矫艳平1,苏美玲1
-
混合接种木糖葡萄球菌和肉葡萄球菌对腊肉品质的影响
作者:黄 静1,后鹏飞1*,胡继贵1*,万玉军1,任元元1,李南臻1,吴奇谦1,赵 轩2
-
基于熵值法对泡菜源优势菌株发酵耐受特性对比与评价
作者:吕鹏军1,史梅莓1,杨博文1,杨 姗2,3,王 勇2,3,汪冬冬3,张其圣1,3*,伍亚龙2,3*
-
雁荡山铁皮石斛多糖结构分析及其对斑马鱼胃肠黏膜炎症和损伤的修复作用研究
作者:巩卫琪1,马珍莉1,邓文彬1,薛 娇1,林长舜1,宋仙水2
-
绿豆淀粉-大豆分离蛋白复合物的质构、体外消化特性与结构研究
作者:方晨璐1,李 超2,3,王 莹1,孟茁越1
-
浓香型白酒新老窖池发酵过程中酒醅细菌群落演替规律及其与有机酸合成相关性分析
作者:程 龙1,游 玲2*,陶志文1
-
川式晒露酱油、日式酱油和广式酱油的理化特性和关键香气差异剖析
作者:廖胜蓝1,罗红梅1,卢云浩1,符 怡2,邓维琴3,何 强1*,迟原龙1*
在线杂志
更多+- 电子束辐照对即食鸡爪风味品质的影响
- 不同糖与混合氨基酸的美拉德模拟反应体系风味物质研究
- 魔芋葡甘聚糖-小麦面筋蛋白共混凝胶体系制备及其凝胶质构特性研究
- 基于MobileNetV3和显微图像技术的肉品种识别系统
- 超声波辅助水酶法提取黄花粗多糖工艺优化 及其体外抗氧化研究
应用研究
更多+- 我国食品安全信息化追溯体系现状分析和发展建议
- 豆瓣酱中黄曲霉毒素B1的污染与控制
- 豆瓣酱中黄曲霉毒素B1的污染与控制
- 石斛有效成分毛兰素抗肿瘤效应及机制研究进展
- 淀粉黏度特性及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研究进展